首页 >> QC080000 >> QC080000标准 >>福建面对欧盟RoHS指令 中国企业尚未准备好

福建面对欧盟RoHS指令 中国企业尚未准备好

  • 欧盟电子电气环保指令RoHS(下称“RoHS指令”)从7月1日开始正式执行,至今,中国电子出口企业在侥幸和忐忑不安的心情中度过了一个多月。

    微妙心态

    “中国出口企业现在的心态,一方面是等——看欧盟ROHS指令会如何执行,是否严格。”赛宝认证中心(CEPREI)审核部主任彭文中在日前召开的“应对欧盟电子电气环保指令RoHS研讨会”上指出企业普遍存在侥幸心理。

    “还有一部分企业是被动地减少对欧盟的出口。”法国国际检验局(BV)上海化学实验室技术专家岳涛告诉记者。

    尽管在施行ROHS指令的一个月以内,中国企业并未收到欧盟国家的处罚等回馈,但是业内人士告诉记者,这只是时间的问题,因为从出口到判定是否符合RoHS指令需要一段时间。

    这位业内人士明确告诉记者,现在出口的大部分产品和7月1日以前并没有太大不同。“事实上,不是企业不愿意做,而是按照目前的情况看来,由于企业利润太低,不可能完全严格按照RoHS指令来执行。”

    “为了应对RoHS指令,很多企业拿产品来做测试,但是测试只是说送来检测的样品符合,并不一定意味着出口的产品一定都符合要求。”记者从国际电工委员会(IEC)下属的电子元器件质量评定委员会(IECQ)授权的几家国家监督检查机构——BV、通标标准技术公司(SGS)、CEPREI了解到这个微妙的细节。

    成本之惑

    为了应对测试的需求,企业投入不菲。

    由于RoHS指令的复杂性,测试也相当纷繁复杂。岳涛说,简单来说,一款笔记本电脑需要分解测试,可能需要测试的子项目就有上万种。因此,一般中等规模企业的测试成本是每年100万~200万元人民币。

    按照行业内的测算,执行RoHS指令之后,企业的综合成本提高要在10%~15%左右,其中5%~10%是用于测试的成本。BV消费品服务上海化学实验室副总经理翟凌云认为,成本上升主要在于,为达到欧盟的环保标准,企业必须额外增加绿色设计、绿色材料、绿色生产、绿色信息、绿色管理5方面的支出。“材料在这中间也占很大比例。”

    中国企业应对RoHS指令的难点还在于,除了成本以外,整个生产销售流程将出现更多环节,市场风险加大;企业的质量控制体系及供应链管理能力均亟待提高;以及一些技术瓶颈,企业需要研发新的材料和替代性技术,否则迟早出局。

    治本之道

    实际上,尽管企业必须为测试付出高额的成本,但是测试并不能解决企业成本上升的问题。

    IECQ授权的各国国家监督检查机构均认为,企业必须通过一套可行的管理方法来应对RoHS指令。企业必须建立一个针对有害物质过程管理体系(HSPM)标准,这样才能帮助企业从管理的角度系统,有效应对法规要求和顾客要求。

    “为了控制成本,在面对不同市场生产产品的原材料可能是不同的,其中,如何管理这些符合不同环保标准的原材料等就是管理的问题。”翟凌云告诉记者,“使用相应管理体系可使测试成本降低60%左右。”